近日,有这样一件引人关注的事:一位2岁宝宝从未掏过耳朵,结果耳屎堵满了耳道。家长们不免提高警惕,宝宝的耳部保健也很重要!
2岁宝宝的耳朵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。 耳道相对狭窄且短,耳膜十分脆弱。 外耳道皮肤非常娇嫩,皮下组织少,血液循环较差。 家长自行掏耳风险众多。 例如,使用掏耳勺时,宝宝突然动作可能使掏耳勺插入过深,直接损伤耳膜,导致听力下降。
而且,家长可能无法准确判断耳道内情况,容易刮伤耳道黏膜,引发感染,像外耳道炎等。 即使用棉签,也可能把耳屎推向更深处,加重耵聍堵塞。 所以,宝宝耳部保健时,家长不可随意掏耳。
日常关注宝宝耳部情况十分重要。 宝宝耳部耵聍堵塞会有多种症状。
(一)听力方面 可能出现轻微听力下降。 比如,宝宝以前能听到很轻微的玩具声音,现在却没反应了,对周围声音的反应变得迟钝。
(二)耳部异物感 宝宝可能会不自觉地用手抓耳朵,这可能是耵聍堆积过多导致的不适。
(三)耳部疼痛 这种情况相对较少。 当发现宝宝耳部有耵聍堵塞迹象时,家长要重视。 耵聍问题虽看似小,但可能影响宝宝听力发育,也可能引发其他耳部问题。
当宝宝耳部出现耵聍堵塞症状,就医是正确选择。 医院小儿耳鼻喉科有专业设备和医生,医生经过专业训练,能准确判断耵聍堵塞程度和位置,还可以通过耳镜看清耳道内情况,确定耵聍的硬度、大小和与耳道壁的粘连情况等。
如果耵聍硬且靠近耳膜,自行处理可能使耳膜受损。 医生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取出耵聍。 在医院,医生在严格消毒条件下操作,可避免感染风险。 医生还能在处理耵聍堵塞时,检查宝宝耳部是否有其他潜在问题,如耳道畸形等。
有些家长可能自行处理宝宝耵聍堵塞问题。 比如在宝宝睡觉前,往耳朵滴耳药水或香油软化耳屎,再用消毒棉球做成耳塞塞入耳朵。 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。 滴耳药水或香油用量难以准确把握,用量过多可能流入耳道深处,引起不适。 而且,自行判断耵聍是否软化及软化程度也很困难。
如果自行处理方法没有效果,必须尽快就医。 因为继续自行尝试未经医生指导的方法,可能使耵聍堵塞情况更糟,增加后续处理难度,甚至引发更严重耳部问题,如中耳炎等。
总之,宝宝耳部健康十分重要。 在耳部保健方面,家长不要自行掏耳。 要重视耳部预防知识,出现问题及时就医。 自行处理无效时,不可拖延,要尽快寻求专业帮助。